本文转自:襄阳晚报
本报讯【通讯员姚敏 全媒体记者彭艺唯】刚出生的宝宝,在最初的啼哭后,嘴唇就开始慢慢发紫,哭声也渐渐减弱。经过仔细检查,医生发现宝宝嘴巴里有一个小枣大小的瘤子,8月17日,市中心医院为这名小患者切除了口腔里的异物。
该院耳鼻喉科医生告诉记者,小患者经过反复排痰、吸氧之后状况慢慢缓解,但是不能脱离氧气,否则就开始缺氧,嘴唇也开始紫绀,并且伴有明显的鼾声。后来经过仔细检查发现,宝宝的嘴巴里面有一个小枣大小的瘤子。这个瘤子导致宝宝呼吸和吞咽不畅。做了电子喉镜和磁共振,基本可以明确瘤子来源于右侧扁桃体的上极,而且包膜和界限都比较完整。由于新生物在咽腔,麻醉插管的困难比较大,且手术视野也很小,暴露困难,完整切除的难度较大。在经过新生儿重症科、麻醉科以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多学科会诊后,小患者咽喉部的异物被顺利切除。
医生介绍,小患者苏醒后,能在脱离氧气的情况下顺畅呼吸,血氧饱和度也一直正常,待口腔创面愈合后就能接受母乳喂养了。